黑龙江·横道河子
中东铁路遗存的俄式风情小镇
在哈尔滨和牡丹江之间,牡丹江通往哈尔滨的咽喉之道,有一个比哈尔滨建市还早一年的小镇,它曾是俄罗斯人的天堂,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,这个百年小镇似乎被遗忘了。这个小镇被称为“火车拉来的小俄罗斯”,曾经低调的登上过《美国国家地理》。因四面环山,一条河流从中间流过,而得名横道河子。
横道河子是一个特别安逸,而且异域风情浓厚的小镇。200多座保存完好的俄式建筑,矗立在这座东北小镇上,它们共同书写着往事。经历过百年喧嚣,如今悠然沉寂,这座群山怀抱的花园小镇似乎看淡了一切。但到了冬天,整个小镇白雪皑皑,随风具形,千姿百态,恍若人间仙境。
展开剩余81%去横道河子,怎么能错过这里的火车站呢?或许在很多人看来,火车站并不算是景点,但横道河子的火车站是必去的打卡地。在横道河子这样一个东北小镇里,这座火车站却是俄罗斯式建筑。高高耸起的塔尖,砖红色的砖塔,双层黄白楼,又流露出一丝哥特式的风格。如果这里没有火车站的标志,大概会被误认为是欧式教堂吧。
当厚厚的积雪覆盖了茫茫大地,火车站那抹鲜艳的红色,瞬间就让人挪不开眼。置身于火车站前,又会常常恍惚,是不是进入到了油画的世界。站在出站口,一眼望见的是车站外高大的铁栅门,还有那些已经停运的蒸汽火车。那里就是蒸汽机车爱好者梦中的天堂——中东铁路机车库,一个扇形车库。
在车库里,和心爱的蒸汽机车面对面倾诉,还能看到中东铁路最古老的蒸汽火车。望着那些旧式车身,仿佛时钟将时间回拨,我们正身处过去。
随着蒸汽机车的淘汰京融实配,扇形机车库也拉下了帷幕,尽职尽责的扮演着博物馆的作用。俄国人习惯铁路修到哪里,教堂就建到哪里,可以说,教堂是俄侨的精神家园。圣母进堂教堂是所有教堂中特殊的存在,它是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处木质教堂。
教堂是俄式建筑,并且完全采用木质结构,金色洋葱头顶,极具异域风格。冬日里,覆盖着白雪的教堂,深绿套着浅绿,洋溢着勃勃生机。教堂南侧有一个木制钟楼,有大钟,小钟,有要用手拉的,有要脚踩的......站在钟楼下,想象着当年悬挂的那些钟“叮叮当当”响起来的时候,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?教堂伫立在镇东的高台上,从教堂所处的高台上,可以看到俄罗斯老街和横道河子镇的景观。
横道河子
横道河子本就是俄罗斯人设计建造的小镇,镇上一整片异国风情的建筑,诉说着它独特的魅力。俄罗斯老街更是镇上俄式房屋群集中的地方。俄罗斯老街并不长,只有30米,但街道上的每一处文字,都让人久久不愿离去。
走在老街,文艺的气息扑面而至,似乎还能听到思想与创意摩擦的声音……街上的房屋处处体现着俄式建筑的魅力,高房门,厚墙体,宽门边,突出的门廊,老式烟囱。这些满满异域风情的老房屋将美观和实用集于一体。
冬日,阳光斜斜地打在房屋的墙壁之上,错落有致的房屋又反射着温暖的光线。这一幕,仿佛是一位老人满目慈祥的望着你。
小镇里最有特色的老房子是,“牧明根雕”的小庭院。古铜色格楞房子,蓝色的雕花窗子,白色的栅栏小院子,绿意直溢的植物,满院的根雕石头与其相映。得天独厚的条件,使得横道河子本身就是一幅极具异域风情的油画。
漫步小镇宛若置身于俄罗斯的乡村,街道两旁的石墙瓦盖,黄色为主的俄式民居,婉转悠扬的俄罗斯民歌,还有散发着香味的大列巴面包,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异国风情。
根据小说《林海雪原》中描述的情节和环境建成了大型的影视基地——威虎山影视城也坐落在横道河子。小说《林海雪原》、电影《智取威虎山》更是使这里享誉全国。影视城逼真地再现了林海雪原的历史风貌和英雄剿匪的光辉业绩。在影视城里,你能感受那份艰险和曾经的荣光。
在横道河子机车库的国道旁边,沿着一条弯曲小路上山,山路的两侧树木丛生。一些难走的路段铺上了台阶,但山势陡峭,走在路上,经常会遇见乱石排列。这些石头的下面藏有一条暗河,被当地人称作佛乳泉。
横道河子特别有70,80年代东北城镇的味道,不仅吸引了《红楼梦》等热门影视在这里取景,连人民日报也曾经报道过它,《航拍中国》里也提到了它。虽然小镇锈迹斑驳,被世人遗忘许久,但在冬雪的陪伴下,它依然绽现着独有的时光之美。
离开喧嚣的都市,远离车水马龙的拥堵。漫步在横道河子寂静的百年老街上,心情会是怎样的恬淡怡然。这是一座北方少有的保持完好的异域风情浓郁的百年小镇。如果你想到黑龙江来看古镇,横道河子是不二的选择。
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侵删京融实配
发布于:北京市驰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